Skip to main content

自由的文字,自由的影像



By DiVu Lam

好朋友很貼心地把飛文工作室出版的三本書逐一寄來給我,我也不負所託-讀完了。

 [現在未來式]

新鮮熱辣剛剛看完。一本徹頭徹尾的香港小說, 讀著的是粵語,(有一些也難倒我,因為沒有緊跟高登仔100毛等網頁)跟著主角進進出出的是熟悉的香港街道和乘客衝鋒陷陣地趕著轉車的地鐡月台,吃著的是想起也口水流的魚蛋河,喝著忌廉丶冰鎮奶茶。看完書,就好像親身回香港走了一趟,非常暖心。正如作者說,粵語,真的需要保育啊,不容失傳!

這書看似是一個輕鬆幽默抵死的故事,因為主角陳元本身就是一個爛撻撻,凡事愛理不理,過著輕鬆「失意」生活的人,讀著對他的描述已覺非常過癮。可是再讀下去,卻感到書中滲出的淡淡哀愁。可能故事是發生在2014年吧。一場社會運動,展示了一個充滿憂慮的未來,這是不需要穿越也能夠看到的事情。雖然我們讀著的是主角透過穿越看到自己未來人生的喜怒哀樂,但更想知道的是未來五年丶十年、五十年後的64,71會變成怎樣?親愛的朱順慈老師,可否快點出版一本續集告訴我們嗎?

[劍客的接待]


愛死它了!看到飛文臉書貼出這本書的預告篇時,心裏便很期待。少年時候不知有多少個寒假暑假是拿著「陸小鳳」,「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等度過的。武俠小說,來者不拒!


收到書的時候,明明手邊還有未完成的工作,但還是忍不住打開第一頁看看。本來只想看一兩頁,便回到原有的工作上。但看過兩頁後,便想多看三、四頁,然後多看五、六頁,就好像打開了一袋久遺了的珍珍薯片一樣,欲罷不能,一口氣,已經看了三分一本!


顧名思義,寫劍客的故事,就是寫關於江湖的故事,正如一般武俠小說的情節一樣,江湖上都存在著各式各樣深藏不露的高人。這些奇特又別具風格的人物,在作者筆下一一出場,在劍客正式上場之前,我已經十分渴望能代替書中主角黃瀚群,去經歷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林峰毅塑造人物角色很了得。書中每個角色出場不久,很快便產生立體感,接着看到他畫的人物插圖,腦裏便自然回應著:「對啊!喬叔就應該是這個模樣啊!」


一個發生在台北的武俠故事,加上漫畫插圖,再混合了台北的影像,整本書,代表了飛文工作室的意圖:自由 - 自由的文字,自由的影像,自由地說著一個現代人在江湖的故事。

[愛流離]


這是飛文的第一本書,也是我最先看的書。沒有交代時間丶地點丶過去、現在丶未來,故事發生在一列駛往地盡頭戀戀島的火車上,故事裏的人物來自各段不同時空。驟眼看,這是一個最虛幻不過的故事。但看下去,才發覺這是飛文最真實,一點科幻懸疑成份也沒有的故事。因為作者用最誠實,最不妥協的文字,說著人的心,說著不同的愛的故事。


人心各異,因此也產生各種不同方式的愛,自私的、奉獻的,肉體的,借來的,佔有的⋯讀到一些濃烈的愛,覺得透不過氣;另一段只能像分贜般分得三分一的愛,叫人感覺委屈;但最攝人魂魄的是以為自己活在滿滿的愛中,忽然回頭發現自己其實最寂寞不過,那不安心情像在夢中忽然腳下踏空的離心感,醒後久久不散。


一直以為自己愛得很高尚,無私,細水長流,但看著書的時候,後腦像忽然給小硾子噹的敲了一下,一把聲音說:「你憑什麼覺得自己的愛比別人更高尚丶更正確?」的確是。我只可以用我懂的方式去愛人,而別人亦應該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去愛。沒有正確或不正確的愛。這樣子,世界會變好一點嗎?不知道。不過無論用什麽方式也好好地去愛一趟的話,換來的無論是寂寞丶苦惱或快樂,也算是不枉此生吧!


PS: 讀愛流離讓我第一次看到林峰毅的畫。很喜歡他的作品,而且每一幅也緊貼着故事的氣氛。聽說書出版時有畫展配合,可惜錯過了。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真蹟!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自由之方

朱順慈 著/朱偉昇 攝影 如果有一張藥方,按時服用,日久可得自由,你願意一試嗎? 城市病了,氣血不通,諸脈堵塞,浮城心煩意亂,前路一片迷茫。 人病醫病,城市有病,要說望聞問切,從何入手? 面對城市崩壞的無力感,朱順慈寫下了《自由之方》,她在自序中寫道: 「念念不忘的,終究是自身的處境。香港病了,病在哪?如何醫?」 《自由之方》是一則城市病變的寓言,以一起失踪事件作序幕。原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流動中醫徐啟寧,一夜之間,遇上連串奇人奇事,還因此多了一個醫術比他高明、功力莫測高深的助手小張。兩個中醫,一個有牌,一個無牌,同被捲入李家三女子的病史。失踪事件讓徐啟寧化身醫療偵探,由外在環境的線索,走進病人的生活,追查病源,由身體的病追踪至心的病,醫人也醫治了自己。 各有各的病,醫人的就醫的,無一倖免,越深入病源,不禁自問:人生而為人,怎樣才能得到自由? 徐啟寧是自由身的流動中醫,他的朋友對他說: 「挺羨慕你的工作,很自由。不像我,朝九晚六,營營役役的,每天瞎忙,然後一年一年過去。」然後又說道:「像你這樣來來去去,表面很自在,骨子裡不都跟我們一樣,手停口停。我一直想起你,想到有點擔心,你這日子真過得下去嗎?」 作者自言很少看西醫,對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十分著迷,小說把養生常識結合在角色的塑造和情節的佈局中: 給一位心有千千結的病者的處方── 這是都市人常見的氣機病,你要注意養肝,肝很重要,我們靠肝來藏血, 但同時要留意適時疏洩,處理好肝,其他都是小問題。想生氣時,不要鬱 在心裡。 給一位失眠多時的患者的處方── 神歸心,魂歸肝,魄歸肺,意歸脾,志藏腎,恕我直言,你是心肝脾肺腎都亂作一團,神魂魄意志都要調理,弄好了,自然睡得香甜。 到最後失踪事件留下的線索,也跟中醫藥材有關,開給大家的一道謎題 ── 君無遠志 未竟黃蓮 待汝首烏 朝夕當歸 由《現在未來式》的城市未來寓言,到《自由之方》的當下人心病變,朱順慈念念不忘她土生土長的城市,字裡行間充滿集體的感情回憶── 地方街道的變遷,食物味覺的懷念,經典流行曲的洗禮。讀《自由之方》,我們隨著流動中醫二人組到不同地區出診,與他們一起重遊城市,以至城市記憶的某個角落,感情...

關於小說《師大公園地下社會》

新書預告 |《師大公園地下社會》 2/12 台北國際書展首賣 2/15 全國通路上市 好多年沒有用小說作者的身分說話,這些年除了工作與生活之外,我完成了一部新的小說。 《師大公園地下社會》於2018年的春天完成初稿,並於2019年初出版,前後約莫歷時四年,是一部或許被歸類於犯罪推理邊緣的類型小說。 2014年,地下社會Live House結束營業不久,師大公園住戶與商家之間的衝突方興未艾,我起心動念寫作這本小說,當時草擬的題目只有《師大公園》。寫作主題即是公園的幫派少年及其街道巷弄裡所發生的犯罪故事。 「地下社會」是什麼呢?師大公園看起來那麼平靜,哪裡會有一個地下社會存在? 「地下社會」可以是提供獨立樂團表演的Live House、是流竄街頭巷尾的街貓、是舉牌與發送傳單維生的浪人、也是公園的幫派少年與夜市的黑道。它是那些表層社會強勢和諧壓制的另外一端,被人刻意忽視卻的確存在的許多雜音。 《師大公園地下社會》的故事主軸談論的是「壓迫」。有權勢的壓迫沒權勢的、上層壓迫下層、下層壓迫下下層、大人壓迫小孩、強者壓迫弱者、人類壓迫動物……這是都市裡上演的永恆輪迴。 我寫作的主角阿虎與他的同伴骨男,是明知不可而為之的灰色人物,即使等待著的未來很有可能是自我毀滅,他們仍要反抗,試著做些什麼,不喜歡自己覺得這個世界爛透了而什麼都沒辦法做的感覺。 每個地方都會有屬於它的地下社會,希望藉由這本小說的出版,能夠讓人聽到主流之外的一點異音。 而更重要的,我希望它是一個好看的故事。 2/12 台北國際書展首賣 台北世貿中心一館 獨立出版聯盟展位(A112) 2/15 全國通路上市 書展分享會: 02/15(五)19:00 @ 讀字沙龍(獨立出版聯盟展位) 新書分享會: 2/24(日)15:00 @ 讀字書店 小說 / 林峰毅 攝影 / 葉飛 編輯 / 陳夏民 校對 / 劉霽

兩年

  經過六本書的出版之後,飛文兩歲了。 說實在的,我們並沒有那種歡欣鼓舞的感覺,反而有一種「啊!已經做了兩年。」的淡然,這兩年飛文是怎麼走過來的,自己心裡很清楚,沒人說過出版是一條很容易的路。 記得曾經提過,飛文的開端,只是想出版一本書而已,我們是一邊從事出版一邊學習如何做出版的,若說我們任性妄為,其實一點也不為過。 這些年來,出版正在經歷一場極大的產業變動,我想大家都感受到了,紙本書的銷售量連年下跌,電子書平台似乎也還在苦撐,從飛文成立至今,身邊許多的親朋好友都不斷地提醒我這個無法忽視的警訊:紙本書可能不行了,出版可能不行了,就像曾經的CD與音樂產業一樣不行了,要不然就想辦法轉變,要不然就跳船吧。 儘管如此,飛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跳進來做出版的,所謂出版業的衰頹、銷量的下跌等等,我們通通領教到了,或者說,我們根本無從比較起,因為我們從開張之初就是這樣了,也因為如此,我們甚至不能把賣得好不好的原因歸諸於大環境,因為我們尚未好過。 很幸運地,在這兩年的經營期間,即使我們沒出過什麼暢銷書,仍舊結識了許多非常優秀的業界好朋友,他們對我們菜鳥般的不識時務毫無掛懷,有書店店長接受了我們亂七八糟的那些「以展覽行銷書籍」的想法,也有許多出版同業提供我們許多實質面向上的協助,這些都是我們很珍視的事物。 兩周年的今天,我們想對飛文的朋友說:請不用因為出版現況而有什麼同情憐憫,也不需要覺得出版就是一件多麼神聖的事情,真正落實的事物不會頂著光環浮在空中,實際的說,我們只是想出版自己喜歡的書而已,這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道路,就像做餐廳的想把食物賣出去,我們出版書,我們想把書賣出去,希望更多的人喜歡閱讀,如此而已。 以現況而言,飛文在電子書上的獲利非常微薄,主要的銷售也還落在紙本書上,我們不是不知道出版產業的問題,只是我們還找不到更有效的維生方法,我們還在辨析任何可能的方向。 雖然書的未來展望仍不明朗,飛文還是會秉持著出版華文創作的初衷嘗試踩穩腳步,無論閱讀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我們會以任何可能的方式持續著出版工作,謝謝所有喜愛閱讀的朋友們,往後我們會繼續出版自己喜歡的書,努力爭取你們的認同,希望你們也會喜歡,這是我們對於自己的期許。